本说明适用于数字媒体技术、陶瓷制造技术与工艺、材料工程技术、社会工作、金融科技应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应用英语、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茶艺与茶文化、烹饪工艺与营养、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现代物流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本说明依据江西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做好全省 2025 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同时结合我省高中教育的信息技术学习要求及教育实际情况编写制定。
考试内容主要测试考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等。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
职业适应性测试满分 250 分,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二)试卷题型和比例
单项选择题:40%,多项选择题:20%,判断题:10%,简答题:30% 。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信息技术基础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
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硬盘等)、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的功能与基本原理。
3.掌握计算机体软件系统的组成,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如数据的存储、运算与控制流程。理解信息的概念、特征。
(二)操作系统
1.熟悉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桌面图标操作、窗口的基本操作(最大化、最小化、关闭、移动、缩放等)、菜单和任务栏的使用。
2.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属性设置、搜索等操作,能够组织和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资源。
3.了解控制面板的常用设置,如显示设置(调整分辨率、更改壁纸等)、用户账户管理(创建新用户、修改密码等)、添加或删除程序等操作,可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系统设置。
4.了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知识,如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等。
(三)文字处理(Word)基本知识
1.熟练掌握 Word 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与关闭操作。
2.能够进行文本的输入与编辑,包括字体格式(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间距等)、段落格式(对齐方式、缩进、行距、段间距等)的设置,能制作出格式规范、排版美观的文档。
3.掌握页面设置,如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页眉页脚的设计与编辑,可添加页码、日期、公司名称等信息。
(四)电子表格(Excel)基本知识
1.掌握 Excel 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如数据的输入(常规数据、文本数据、日期数据等)、编辑(修改、清除、替换等)、格式化(数据类型设置、数字格式、文本对齐、边框与底纹等)。
2.熟练运用常用函数(SUM、AVERAGE、MAX、MIN ),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表构建合适的函数公式进行数据处理。
3.掌握数据简单排序、筛选操作,能够从数据中快速提取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子集。
(五)演示文稿(PowerPoint)基本知识
1.掌握 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如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保存、关闭,幻灯片的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 。
2.能够对幻灯片进行编辑与设计,包括文本输入与格式设置、图形图像插入与编辑、主题与模板应用,能制作出内容丰富、布局合理、视觉效果良好的演示文稿。
3.掌握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设置与切换效果设置,能够制作出生动流畅的演示文稿动画效果,增强演示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六)多媒体技术基础
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领域,如在教育、娱乐、广告等行业的广泛应用。
2.熟悉常见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如音频格式(MP3、WAV 等)、图像格式(JPEG、PNG、GIF 等)、视频格式(MP4、AVI 等)。
3.了解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基本功能,如视频编辑软件可进行视频剪辑、拼接、添加特效等操作,图像编辑软件能进行图像裁剪、调色、合成等处理。
(七)计算机网络基础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处理等)与分类(按覆盖范围、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等分类方式),能阐述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突破和不同分类方式的特点。
2.理解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能够根据网络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并解释其优势。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要素,包括网络硬件设备(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网卡、传输介质等)和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了解其各自的功能与作用,能识别常见网络设备的外观和用途,如路由器在网络中的数据转发功能,网卡的作用等。
(八)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1.深入理解信息安全的关键意义,切实保障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
2.了解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与策略,能够制定和实施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防范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3.熟悉信息技术在应用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在学习与研究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