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学院高职单招考试大纲
《语言表达》
一 、考试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江西科技学院高职单招的考生
二 、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合卷 120 分钟 ,该部分分值为90 分
三 、参考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 、考试题型
单选题、判断题、开放式续写、阅读写作等。主要考察考生运用文字的能力,其中包括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对有关句子做出正确判断;对文字隐含信息进行的合理推断;对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能够有个准确的理解。掌握写作技巧 ,审题细致且明确立意,合理安排写作结构 ,积累好词好句 ,充实内容。
五 、考试大纲
考纲对应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专题《语言文字应用》,考查要求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相关知识要点 ,语言的运用简明 、连贯 、得体。
1、语言表达简明
语言表达的“简明 ”主要包括“简 ”和“ 明 ”两个方面。“简 ”即“简练 ”,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 明 ”即“ 明晰 ”,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义, 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 1 )围绕中心 ,突出重点。要做到语言简明 ,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 ,不要节外生枝 ,游离中心和话题的内容应删去。
( 2)善于概括 ,巧用指代。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 ,有时根据需要必须对相关内容作概括性表达,这样才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
( 3)避免含糊 ,消除歧义。在语言运用中, 由于运用兼类词 、多义词或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了歧义,从而影响了语意表达。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的目的,就要消除歧义,注意遣词用句,避免语意含糊。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①添加语境法。如“我要学习文件 ”,后边加“请把电视关了 ”,歧义消除。
②变换词语法。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
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如“ 同桌好说话 ”,只要把句中的“好 ”改成“喜欢 ”,就消除了歧义。
③加注标点法。如“ 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 ”,加上标点,变为“ 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 ,获得冠军 ”表意就明确了。
④调整语序法。如“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 ”,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 ”,歧义就可以消除了。
( 4)防止重复,删除多余。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容 、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若有 ,要考虑删除 ,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2、语言表达得体
“得体 ”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 、对象 、语体 ,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表情达意。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 、中性词。得体类题目考查包括用词得体 、分寸得当 、身份相符 、场合相配、角色转换 、语体转换等。
( 1 )看准对象 ,掌握分寸。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以识记 、理解和分析为主。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有时可能所说的重点不同,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写或者说恰当的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 ;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所谓“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指的是利用特定的场合 ,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 3)把握语体 ,准确用语。 口语 、书面语使用要看对象场合。 口语体包括日常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使用较灵活自由;书面语体适用于书面写作,使用较严谨规范; 口语简明易懂,书面语精确庄重。针对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语体。
( 4)注意遣词 ,谦敬恰当。谦敬辞可归纳为一句话“ 家大舍小令他人 ”。即对别人称自家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 家 ”,如家父( 家严 )、家母( 家慈 )、家叔 、家兄等;对别人称自家比自己小的人时则冠以“舍 ”,如舍弟、舍妹 、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 ,则冠以“令 ”表示敬重 ,如令堂 、令尊 、令郎 、令爱等。除“ 家 ”“舍 ”外 ,谦辞还有“小 ”( 如“小女 ”,称自己的女儿 )、 “拙 ”( 如“拙见 ”,称自己的见解 )、“鄙 ”( 如“鄙见 ”,称自己的意见 )等等。
3、语言表达连贯
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 、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 、事理,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 、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连贯题常有三种命题形式:语句复位、句子排序、补写句子、长短句转换。
( 1 )语句复位
①词语复位。词语的复位题主要是指词语的衔接,涉及连词的关联作用、副词的语法功能,个别还有动词、代词的语法功能等,主要还是考查语言的表达连贯。
②句子复位( 选用句式 )。句子复位( 选用句式 )是指将某段话中的一句或几句抽出来,另设一组与之相近的选项,供考生从中选取原句。主要考查学生解答此类题目的能力 ,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首先,保持话题一致( 陈述对象不变 )。话题一致,即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若语段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必然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其次,保持句式一致( 结构统一 )。句式一致、结构统一,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要结合语境,明确所选句式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做到包括短语类型和句式结构的整齐划一。
再次,注意词语照应( 前后呼应 )。要注意语段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做到上“承 ”下“递 ”,保证语段的整体脉络 、内部结构层次的连贯性,可关注重要词语的照应和暗示。仔细分析关键词语和句意,找准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语相照应的内容。
最后,做到合乎逻辑。合乎逻辑,指所选语段还原后,要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具体选择语句时要关注句子前后是否符合事理,明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 2)句子排序
①语境嵌入式排序。语境嵌入式排序就是将语段中空缺处的几个( 一般情况下为 5 到 6 个 )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语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的试题形式。在做到围绕中心话题和衔接流畅之外,还需要和整个语境相协调。要使语脉“连贯 ”,必须做到话题统一、感情一致、逻辑合理、前后照应、句式相符。
②无语境排序。无语境排序指没有上下文,直接将一个语段的几个句子打乱顺序,重新排序。做题时可先将所给句子分层再排序,关键是找出几组必须关联在一起的两句话。具体可采用语境嵌入式排序的前三种方法。
( 3)补写句子
补写句子这类必考题,涉及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等多种能力。常见的命题形式是:选取一段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字,在文段的关键处留下三个横线,要求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并且给出字数限制。
( 4)长短句转换
把句子内容分开来说,形成几个小分句,化长为短。短句的效果:①强调作用,突出感情表达;②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与原文语体风格协调;③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④用语形象,极富画面感 ,表现力强。